間接性斷食 (Intermittent Fasting)
這種飲食方式是近這兩年來歐美最流行也推崇的方式。
我是發現休傑克曼跟巨石強生還有Terry Crew,這些好萊塢最壯的明星都這樣吃,我才開始去研究原因。
這是什麼? 簡單來說,就是每日縮短進食的時間;一天24小時,最少有12小時到16小時不進食;而進食的8小時,是不控制熱量,吃到每日想吃的份量。
原理: 人體在進食跟沒進食的狀態所進行的新陳代謝是不同的;超過6小時沒進食後,血液裡面的血糖穩定,胰島素沒了,身體會漸漸的轉換使用體脂肪為主要燃料。這個代謝方式叫ketoesis. 也就是生銅代謝。
好處: 近幾年來,許多研究發現,斷食的時候,人體會增加腦力 (當你沒東西吃的時候,腦會額外專心,穩定,為了要找到食物)斷食的時候,細胞會進行DNA的修復,在身體沒有食物的狀態;身體會進場維修;也就是會抗老。 另外斷食的時候能有效幫助減肥;恢復胰島素抗拒,進而醫治二型的糖尿病;有效防止老人痴呆;人在斷食的時候,腦中將被破壞的腦細胞,會在斷食的時候進行修復。請看一下的資料參考; 斷食能幫助人體修復發炎,身體在沒吃東西的時候,當然就可以有時間去修復身體的問題; 也當然就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。
https://youtu.be/dVArDzYynYc?list=FLvfUIZ_m5uHCBTvj8tvmCzw
這些不是我說的,是加州長壽研究機構長年研究得到的結果
斷食跟吃少是不一樣的; 斷食是讓身體沒有食物;血糖穩定,消化系統休息; 少吃是不斷的讓身體血糖升高,不斷的有胰島素施放;只會越吃越餓。
三餐的由來;人類在這個地球上進化了兩百五十萬年;6000年前開始,有獵人採集者社會,改變成農業社會;農業社會,人開始需要勞動而不是活動,而穀類食品吃了以後會大量使得身體釋放出胰島素;前後在6個小時左右後身體就會覺得餓,因此必需大概6小時進食一次。 近幾年來,人類社會因為飲食習慣更加改變,3餐之間有點心,晚餐後有宵夜;也使得人的文明病越來越多; 糖尿病,老人痴呆; 心血管疾病等都是因爲這樣的飲食方式而來的。
建議執行方式:
第一個星期:先晚一點吃早餐;比方說10點;然後過晚餐後就別吃
第二個星期:跳過早餐,從中餐開始;過晚餐後不吃
第三個星期:2點以後在吃中餐; 過晚餐不吃
第4個星期: 只吃晚餐
我是這樣做的,相對來說,並沒有什麼難;如果能夠剔除澱粉跟糖類食品,能夠更容易的不感覺肚子餓